2025年9月下旬,重庆市委组织部的一则任前公示,让荣昌区的人事变动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。公示显示区长万容拟任区委书记,荣昌人事变动背后,那些藏在公众视野里的温度与期待,而现任区委书记高洪波的去向,暂时没有公开信息披露。
在荣昌人的记忆里,高洪波的形象总带着些烟火气。这位生于 1965 年的书记,不仅在 2022 年 7 月起掌舵荣昌发展,还因热爱跑步、在自媒体分享日常与工作收获了 32 万粉丝,成了网友口中的 "网红书记"。就在公示前一天,9 月 25 日,他还主持了第十五届区委常委会第一百四十八次会议,身影依旧出现在政务一线。而今年 1 月,他刚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常委,多重身份的叠加更让人们对他的下一步充满好奇。
重庆荣昌的这位高书记,他知道干部任职有年限,敬畏这个规矩,自觉遵守这个规矩,诚心诚意服从这个规矩,很自觉,3月份就已经把冬天的衣服搬回家了。
这位让荣昌百姓频频点赞的干部,是当地文旅发展的“推路人”高洪波(化名)。据《重庆日报》2024年10月20日报道,高洪波担任荣昌区相关领导职务近5年,按干部任职年限规定,将于2024年底卸任。今年3月刚开春,他就趁着周末,自己扛着行李箱把宿舍里的冬衣、厚被搬回了家——没等组织提醒交接,先主动腾空了宿舍,“后面来的同志能直接用,不用再折腾”。而卸任前的这大半年,他没半点“躺平”的样子:每周雷打不动开文旅项目推进会,跑遍重庆主城和四川内江、泸州等地的企业谈合作,连端午假期都泡在万灵古镇的改造现场,跟着施工队看步道铺设进度。
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这份“到龄不松劲”的劲头,藏在他这些年的实干里。2021年刚接手文旅工作时,荣昌的夏布非遗还只在本地小有名气,传承人李大姐的作坊因订单少,差点关门。高洪波听说后,带着文旅局的人蹲了一周作坊,帮着梳理夏布的“文创属性”——联系重庆美院设计师做夏布台灯、笔记本,又对接电商平台开直播专场。现在李大姐的作坊年销售额从80万涨到300多万,还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民就业。今年初,他又牵头推进“荣昌猪文化IP升级”,把原本零散的养猪户、腊肉加工厂整合起来,设计出卡通猪形象“荣小香”,连当地公交车身都印上了这个吉祥物,端午期间猪文化主题乐园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。
对比有些临近退休就“撂挑子”的干部,高洪波的选择更显难得。《重庆党建》2024年9月期刊曾刊发案例分析,提到个别干部在离任前“三不做”:不接新任务、不解决遗留问题、不推新项目,甚至忙着给亲友安排工作,结果被群众吐槽“占着位置不干事”。而高洪波卸任前最上心的,是把没做完的“文旅收尾账”理得清清楚楚:夏布非遗产业园的招商清单标注了每个企业的对接进度,万灵古镇的导览系统升级方案附了3版修改意见,连给文旅宣传团队留的笔记里,都写着“下半年重点推‘荣昌非遗进社区’活动,已联系3个社区试点”。他在接受《荣昌日报》2024年10月22日专访时说:“任职有年限,但做事没年限,荣昌的文旅刚起步,不能因为我要卸任就断了档。”
这份自觉,源于他对“规矩”的敬畏,也藏着对岗位的责任。高洪波的父亲是老村支书,生前总跟他说“干部的岗位是给百姓办事的,不是用来混日子的”。2023年荣昌开展“干部规矩意识教育”,他带头讲党课,说“任职年限是制度,更是提醒——在任一天,就得把当天的事干好”。而从当地发展来看,他推动的文旅项目已逐渐见效:《重庆日报》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荣昌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2%,文旅产业收入突破18亿元,带动就业岗位新增1200多个。
接下来,这些文旅项目的“接力棒”已交到新团队手中。据了解,高洪波卸任前特意和继任者做了两周“一对一交接”,不仅讲项目进度,还带着跑了趟夏布作坊和古镇商户,“让商户们知道新领导的思路,也让新同志摸清基层的情况”。而他的作风也给荣昌干部队伍树了榜样——区里正在制定“离任干部工作规范”,明确离任前需完成“项目交接清单”“群众诉求台账”两项梳理,目前已有12名临近离任的干部主动参照执行。
10月11日重庆市政协网站最新信息显示,高洪波已任重庆市政协联络委员会副主任。
编辑:永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