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90 后”刘某赟作为湖南蓝山县某镇卫生院医生,被指控先后在网上结识两名未满 14 周岁的女孩,并在江华县、冷水滩区酒店与对方发生性关系。2024 年 8 月,江华县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其有期徒刑八年,刘某赟提出上诉,其父亲刘志军(蓝山县检察院检察官)担任辩护人。2025 年 7 月 24 日,永州市中级法院二审改判其有期徒刑六年。
本案被告人刘某赟。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
二审改判引关注,"检察官父亲"辩护成焦点
7月24日,湖南永州中院对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"医生性侵未成年少女案"作出二审判决:维持一审"强奸罪"定罪和286元民事赔偿,但将刑期从8年改判为6年。此案的特殊性不仅在于被告人是90后乡镇医生,更因辩护人是其身为蓝山县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的父亲刘志军。这场"亲属辩护"与"司法公正"的碰撞,让案件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。
事件经过:从网恋到报案,两年间的"未满14岁"之痛
2022年1月,29岁的蓝山县某镇卫生院医生刘某赟(执业助理医师)通过社交软件结识了12岁的廖某某(2010年2月出生)。两人聊天逐渐暧昧,3个月后,刘某赟开车从蓝山到冷水滩区某酒店,与廖某某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。此后一年间,两人又在该酒店发生了两次关系。
2023年8月,刘某赟的社交账号又添加了14岁的来某某(2009年10月出生)江华县某中学学生。9月21日傍晚,来某某放学后未归家,次日上午才由母亲找到。母亲查看其QQ记录时,发现刘某赟发来的暧昧信息和酒店定位。9月28日,来某某在母亲陪同下报警,称9月21日晚与刘某赟在酒店发生性关系。
警方介入后,来某某到医院检查,诊断为"处女膜陈旧性裂伤",但提取的阴道拭子未检出人精液DNA。与此同时,警方对廖某某的线索展开调查:刘某赟入住冷水滩区酒店的登记信息、廖某某对案发过程的陈述,成为关键证据。2024年3月,江华县检察院以"奸淫两名未满14周岁幼女"对刘某赟提起公诉。
一审法院认定,刘某赟与两名被害人发生性关系时,对方均未满14周岁,构成强奸罪,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8年,并赔偿来某某医疗费等286.24元。
一审判决(部分)
刘某赟上诉后,其父刘志军以"近亲属"身份担任辩护人。庭审中,刘志军提出三大质疑:来某某的四次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均无声音(称系设备故障),廖某某对刘某赟的外貌描述与实际不符;手机数据封存、照片辨认等程序存在瑕疵;刘某赟未使用暴力威胁,未造成严重后果,量刑过重。
二审争议:证据效力成关键,"改判六年"引热议
永州中院经审理,对辩护意见逐一回应:
关于"同步录音录像无声音",法院认为系设备故障,公安机关已合理解释,不影响被害人陈述的合法性;廖某某对刘某赟外貌的"记忆偏差"符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,不构成证据矛盾。
关于"程序瑕疵",法院认定手机数据未遭篡改,照片辨认系系统自动抓取刘某赟16岁照片(非刻意选择),被害人年龄经户籍核实无误。关于"量刑过重",法院认为刘某赟虽构成强奸罪,但未使用暴力、威胁等恶劣手段,也未造成被害人重伤、怀孕等严重后果,原判8年"量刑偏重",故改判6年。
这一结果引发舆论分化:部分网友认为"未造成严重后果"不能成为减轻刑罚的理由,毕竟两名被害人案发时均未满14岁;也有法律界人士指出,根据《刑法》第236条,奸淫幼女本应"从重处罚",但法院综合考量"手段非恶劣""后果非严重"调整刑期,符合"罪责刑相适应"原则。
二审判决(部分)深度观察:未成年人保护,还有哪些"漏洞"待补?
此案的判决,撕开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的多重痛点:
证据采信的"技术困境"
本案中,同步录音录像因设备故障缺失声音,虽被法院认定为"合理解释",但暴露了基层侦查的技术短板。儿童心理咨询师李敏指出:"未成年人被侵害后,往往因恐惧、羞耻不愿详述细节,录音录像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证据效力。基层需加强设备维护和取证培训。
熟人作案"的隐蔽性挑战
刘某赟是乡镇医生,与被害人通过网络结识,这种"半熟人"身份降低了被害人的警惕性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,"熟人作案"占比超60%,包括教师、医生、邻居等。"如何让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高对'非暴力侵害'的警惕,是预防的关键。
亲属辩护"的边界之思
刘志军作为检察官,同时为儿子辩护,虽未违反《刑事诉讼法》(近亲属可担任辩护人),但引发"角色冲突"质疑。法律学者王建国表示:"司法实践中,这种情况需严格审查是否存在'利益输送'可能。本案中,法院最终未采纳辩护意见,体现了司法中立性,但类似情况应建立更透明的回避机制。"
综合;大河报,澎湃新闻
编辑:庄清忠